首页 > 新闻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在煤电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创全球速率新纪录

来源:乐虎官网客服电话    发布时间:2025-04-16 17:00:12

  近年来,推动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紧迫任务。在此背景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的研究团队在煤电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突破,标志着燃煤发电行业向灵活性更好、智能和环保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根据湖北省科技厅的一手消息,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领军人物向军教授,近期成功主导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超)临界机组宽负荷快速灵活调峰关键技术”的实地应用。这项技术在华电新疆五彩湾电厂的350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上经过实际示范,初步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新技术的核心在于,在煤电机组的负荷变化速率上,突破了以往的2%/min的上限,达到了全球领先的3.5%/min。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华中科技大学团队的科研实力,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煤电行业带来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煤电作为传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煤电的转型升级不可避免地需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尤其是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煤电作为调节性和保障性电源的角色越发重要,如何提升燃煤机组的运行灵活性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

  面对这样的重要课题,向军教授及其团队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小粉仓概念与原理,并首次构建了锅炉“灵活燃料-智能燃烧”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不仅为煤电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更为后续的实践应用奠定了基础。

  与传统的燃煤供给模式不同,华中科技大学团队自主研发的“小粉仓®增强灵活储供系统”实现了煤炭的精准控制与高效利用。通过这一系统,电厂可以依据实际的需求进行灵活调配,提高了燃烧效率并降低了碳排放,助力实现煤电的绿色转型。

  据悉,项目团队还在多项核心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包括自主研发的激光拉曼法煤质在线检测技术及装备,使得入炉煤的工业分析与发热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实时监测。此外,基于多参数实时在线检测技术,团队研制了“预测+反馈”的锅炉智能燃烧控制管理系统,逐步提升了机组的灵活性与安全性。

  “超(超)临界机组宽负荷快速灵活调峰关键技术”项目,不仅是中国在煤电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的典范,更是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具体实践。该项目隶属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专项,旨在通过原始的前沿技术实现煤电机组灵活性提升。

  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必将促进燃煤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升级与改进,推动整个电力行业向低碳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的创新成果,展示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及能源转型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尝试。这不仅为煤电行业的未来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技术竞赛中的话语权。我们期待,这项技术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助推全球能源界的转型与升级,携手迈向更美好的绿色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乐虎官网客服电话

王经理

18309868066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经理

联系电话:18309868066

企业邮箱:124848311@qq.com

公司地址:沈阳市东陵区英达街道英达村

技术支持:乐虎官网客服电话

乐虎官网客服电话

微信二维码